中國哲學研究中心

108年度第二次工作坊

主題:孿生地球與自然物名稱

講者:劉詩韻(紐約州立大學哲學博士)

主持人:李瑞全(中國哲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央哲研所(兼任)教授)

日期:2019/05/18 下午2:00-4:00

地點:鵝湖人文書院

 

工作坊主題說明

人們用語言溝通想要表達的事物,當人們想要說明金銀或貓狗這類自然物時,他們會使用”金””銀””貓””狗”這些名稱去表達他們腦海中想要說明的事物。換句話說,當一個人眼前出現一隻狗,而他想要說明那是狗,他會使用”狗”這個名稱去指涉眼前這隻狗。也就是,他腦海裡的”狗”的意義,使得”狗”這個字詞指到了眼前這隻狗。如果說,他不知道”狗”這個字的意義,或者說他錯以為”狗”的意思是貓,那麼,他將無法使用”狗”去指涉眼前這隻狗。語詞的意義,似乎是不可避免地,與人們腦海裡所想的,或者說心理狀態,有一些關係。

另一方面來說,”狗”這個名稱,能用來說明吉娃娃鬆獅犬狼犬等等外形有相當差異的動物,然而,它卻不能用來說明狼與狐狸。科學家們決定了哪些動物是狗,哪些不是。因此,科學家們決定了”狗”能用來指涉哪些動物。科學家們似乎有權力去決定某一個自然物的名稱會指涉到哪些自然物。

於是,我們有了這個哲學問題:是什麼使得”狗”這個名稱能指涉到狗?

普特南(Hilary Putnam)用孿生地球論證去說明自然物名稱的指涉與人們的心理狀態沒有任何關係。然而,他的論證充滿疑慮。本工作坊將介紹孿生地球論證,並且分享我對此論證的批評,最後將討論哪些因素能決定自然物名稱的指涉。

 

歡迎參加

 

0001

 

地圖引導